有感而染 2024年11月24日 23:58
2024年7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何艷教授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發表了“開發和驗證預后列線圖以預測硫酸黏菌素治療 CRO 感染患者 30 天全因死亡率”,題為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ognostic nomogram to predict 30-day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RO infection treated with colistin sulfate。
背景: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耐藥的革蘭陰性菌(CRO)感染是一種嚴重的臨床疾病,死亡率很高。抗生素治療后30天的死亡率是評估護理質量的基準。硫酸黏菌素目前被認為是治療CRO感染的最有效手段。然而,目前缺乏可靠的工具來對CRO感染進行個性化預后。本研究旨在開發和驗證一個列線圖,以預測接受硫酸黏菌素治療的CRO感染患者的30天全因死亡率。方法:使用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間在中國武漢同濟醫院接受硫酸黏菌素治療的CRO感染患者建立預測模型并進行初步驗證,形成研究隊列。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間入住中國咸寧咸寧市中心醫院的患者被考慮進行外部驗證。進行多元邏輯回歸以確定獨立的預測因素,并建立列線圖來預測30天全因死亡率。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ROC曲線下面積(AUC)和校準曲線用于評估模型性能。決策曲線分析(DCA)用于評估模型的臨床效用。結果:共納入研究隊列中的170名患者和外部驗證隊列中的65名患者。年齡、聯合治療持續時間、鼻胃管放置、既往手術史、多種細菌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發生等因素與30天全因死亡率獨立相關,并用于構建列線圖。在訓練集中,由上述六個因素構建的列線圖的AUC為0.888。Hosmer-Lemeshow檢驗表明,該模型擬合良好(p=0.944)。列線圖的校準曲線接近理想對角線。此外,決策曲線分析表明,該模型的凈效益明顯更好。外部驗證證明了預測列線圖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