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染 2024-04-09 23:57 湖北
2024年3月,《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發表了《開顱術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細菌分布特點及抗菌藥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分析開顱術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細菌分布及抗菌藥物敏感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01—2021-12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接受開顱治療發生術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且腦脊液培養陽性的121例患者資料,匯總分析全部患者腦脊液感染的致病菌種及藥敏試驗結果。結果:121例患者腦脊液細菌培養共分離出致病菌株129株,其中革蘭陽性菌88株,革蘭陰性菌41株,革蘭陽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為27.30%,革蘭陰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為34.15%。在革蘭陽性菌中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寧、呋喃唑啉、奎奴普丁/達福普汀對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屬的敏感率最高為100%,苯唑西林對腸球菌及鏈球菌屬敏感率最高為100%;在革蘭陰性菌中,復方磺胺嘧啶對克雷伯菌屬敏感率最高為77.78%,多黏菌素對不動桿菌屬敏感率最高為100%,阿米卡星、頭孢吡肟對腸桿菌屬敏感率最高為100%,阿米卡星、美羅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頭孢他啶對其他菌屬的敏感率最高為60.00%。結論:開顱術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中以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屬、腸球菌屬、不動桿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屬較為常見。通過分析研究數據結合國內外其他研究進展,在臨床常用抗菌藥物中以美羅培南、萬古霉素為首選經驗性用藥,對于耐藥菌群,需要聯合利奈唑胺、替加環素、多黏菌素、阿米卡星、慶大霉素等。必要時需要靜脈用藥聯合鞘內、腦室內用藥為基本策略,同時建議合理控制某種抗生素的使用時長,根據后續具體細菌培養與藥敏特征優化用藥方案。






